新闻详情
达克罗涂覆技术:金属防腐的“隐形铠甲”是如何炼成的?
金属腐蚀是工业领域的常见难题,而达克罗涂覆技术凭借其独特的防护机制,成为众多行业的选择方案之一。本文从技术原理与工艺角度,解析这层“隐形铠甲”的形成过程。
核心原理:钝化与牺牲保护的协同
达克罗涂层的防护能力源于其成分设计:锌粉、铝片与铬酸盐的复合体系。通过涂覆与烧结工艺,金属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(钝化层),抑制电化学腐蚀反应。锌粉作为牺牲阳极持续消耗,延缓基材锈蚀;铝片则增强涂层的机械强度与耐候性,形成双重防护机制。
工艺链:严谨步骤铸就稳定防护
基材预处理:通过脱脂、抛丸等工艺清除表面油污与氧化层,确保涂层附着力;
涂液浸覆:采用浸渍或喷涂方式,使涂液均匀覆盖工件,包括螺纹、缝隙等复杂结构;
高温固化:在280-320℃条件下烧结,促使涂层与基材形成化学键合,最终生成厚度约6-12微米的致密膜层。
性能验证:数据驱动的防护效能
实验室测试表明,达克罗涂层在标准盐雾环境中可达到500小时以上无红锈,远超普通镀锌工艺。其耐湿热性能(如1000小时湿热试验)与抗紫外线老化能力,使其适用于户外设备、汽车底盘等场景。此外,涂覆过程无氢脆风险,适合高强度紧固件等精密部件。
应用适配:多场景解决方案
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:
汽车制造:发动机部件、制动系统防锈;
风电设备:海上风机螺栓抗盐雾腐蚀;
建筑结构:桥梁连接件长效防护。
其低温固化特性减少了对基材热变形的负面影响,拓宽了材料适配范围。
未来演进:工艺优化方向
当前技术研发聚焦于无铬化配方升级与涂液利用率提升,在保持防护性能的同时,进一步减少生产环节的环境负荷。
上一条: 无
下一条: 达克罗涂液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解析